Search

相敬如賓才是最好的距離?無法「與父母和解」 是不是我不好 - UDN 聯合新聞網

dihyangbagus.blogspot.com

看著月曆倒數的日期,可盈歎了一口氣,這個週末又到了要帶孩子回娘家的日子,想到自己不但得大包小包,麻煩先生辛苦地整趟開車南下,不但要應付孩子可能會有的暈車不適與鬧脾氣之外,更麻煩的是母親最近心情好像都不怎麼好,好幾天line上的互動連個長輩早安圖都沒有,對於「有沒有需要我從台北帶個什麼東西下去給你吃?」這種討好與試探的話語,母親都只丟了「反正你們都大了不都自己決定」這種連標點符號都沒有的生冷且令人神經緊繃的回應,搞得可盈不回也不是,但又想不出什麼好話來緩和氣氛,而更加深了這週末回去,可能又得看人眼色、熱臉貼冷屁股的焦慮與不安。

「不回去會發生什麼事嗎?」我問道。

「她會抓狂。」可盈一邊說著,一邊開始焦慮的摳著自己的指甲邊緣。

「然後就會開始攻擊我,從以前我求學就不如她意,不努力才落得私立大學,最後還只能找個同公司的普通人嫁,嫁得遠還不知道飲……,這種又荒謬又刺人的數落。」

「她說她很失望,我們全都是不懂得孝順、感恩的孩子。」

可盈的母親從小就是個各方面兼顧的女強人,而理所當然認為兩個女兒也該如此,認為「人要努力才能夠為自己爭取」,因此只要失敗,都視為孩子的不用心、不成材,強悍的樣貌在公司裡,下屬自然不敢多言,而親友也深知母親的個性,早就極少往來,因此,母親在生活中也沒什麼會被拒絕、不順己意的機會,即便女兒都出嫁了,也是一聲令下就都乖乖回籠,可盈跟姊姊心裡頭不舒服,卻也不敢反抗回應,嘗試拒絕幾次,媽媽就開始發飆甚至人身攻擊,害得可盈現在連溝通的意願都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
「我有時候覺得自己很可悲,看了很多『與父母和解』的文章,越看我反而越感到憤怒,我這麼願意釋出善意討好與順服,可是我的母親根本不願意接受任何逆著她的意見呀,是不是都是我的不好,才會無法與母親和解呢?」

可盈其實也心疼母親,父親離開後,一個人住在大宅裡一定也很寂寞吧!偏偏個性使然,早在退休前母親早就把身邊所有的親朋好友都得罪光了,退休後沒有了成就的光環,就只剩掌控女兒,左右她們教養孩子的方式,來維持她的優越感跟高姿態,可盈跟姊姊又痛苦又害怕,卻也因為不忍離開母親,而陷入到底要不要回家陪母親作伴的兩難。

作為女兒,可盈的體貼是值得被肯定的,然而一直單向的付出與討好,終究會有耗竭的時候,面對自己的疲憊、怨懟,以及從小到大「被愛」的匱乏,始終沒有人能夠好好照顧這些負面感受,甚至引發可盈對自己的責備與否定;但其實很多時候,和解得先從悅納自己開始,並找到相處中的 舒適距離,我們才有機會重新建立起穩定又長久的關係。

一、不是我不好:正視自己的感受與需求,但也理解與接受對方會有的指責或索討反應,並提醒自己那不是我需要負責的。(事實上很多子女也體認「不管做什麼,父母都不會滿意」)

二、保持距離:並非狠心切割或是老死不相往來,而是能以照顧自己為優先,當我更有能量時,與家人的相處便能更有品質,或是能有足夠的氣力與高情商,去處理與面對可能會有的衝突。

三、有時相敬如賓的關係,反而才是最好的距離:和『父母和解』不代表一定非得把母慈子孝的畫面硬套在自己身上,甚至為自己無法達到感到自責,有時接受最好的情況就是如此,反而能夠去看見關係中逐漸累積增長的正向互動。

可盈跟姊姊雖仍然不敢直接拒絕母親,不過慢慢的,她們能夠開始透過各種工作推拖與孩子的狀況不便,讓母親為彼此的時間協調感到麻煩,自己也順水推舟的提議一個月一個家庭帶孩子回去就好;想不到母親除了表達省去她很多準備的麻煩外,姐妹倆也從與母親相對變少的互動中,減少了彼此的衝突與不愉快,母親亦因為孫子回來的時間拉長,反而更能欣喜地看到孩子們的成長與不同,不像從前那樣嫌東嫌西的叨念——「回娘家」這件事,終於變得較為令人期待,也讓可盈更能享受,與母親好好在一起的相處時光。

(原文出處為「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女性成長專題文章」,轉載自看見心理《無法「與父母和解」 是不是我不好?》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。)




August 07, 2020 at 08:00AM
https://ift.tt/3khdPbI

相敬如賓才是最好的距離?無法「與父母和解」 是不是我不好 - UDN 聯合新聞網

https://ift.tt/2YIoFgX


Bagikan Berita Ini

0 Response to "相敬如賓才是最好的距離?無法「與父母和解」 是不是我不好 - UDN 聯合新聞網"

Post a Comment

Powered by Blogger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