叉燒。廣東燒臘中的明星。肥叉、瘦叉、半肥瘦。脢頭、拖地、沙梨篤。食法要幾講究有幾講究、部位要幾刁鑽有幾刁鑽。近年連用甚麼豬都要鑽研,本地、廣東、英國、西班牙、匈牙利……各擅勝場,各有賣點。還有沒有新招?有。各位觀眾,咪眨眼:刀‧拍‧叉‧燒。
【立即讚好】全新 Yahoo Food Facebook 專頁
星廚的點子
早上八點。灣仔港灣道鷹君中心的明閣,廚房裏傳來剁肉的聲音。一個健壯男子,站在砧板前,掄起菜刀猛剁。剁剁剁剁剁剁……刀如雨下,卻見砧板上的肉,沒有給剁成稀巴爛,反而剁出一道道紋理來。紋理綜橫交錯,不消一刻,斜斜的在肉上印出一個個菱形。
「一般店舖都係用啤水方式嚟鬆肉,冇人好似我哋咁用刀背拍架。」男子說。
男子不是別人,是米芝蓮二星級明廚曾超敬,當年替旺角朗豪酒店(即今天的香港康得思酒店)中菜廳明閣開荒及摘星,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。之後他輾轉去過澳洲及內地掌勺,也回流過香港效力,最近重返故巢,肩負灣仔明閣開店重任,夥拍當年旺角明閣好搭檔陳漢章再戰江湖,曾師傅任廚藝總監,陳師傅任行政總廚,故劍重逢,並肩再戰。以二人的資歷,甚麼大菜小菜得獎菜,當然手到拿來。只是想不到,連一碟叉燒,他們都願意大費周章去鑽研,希望脫穎而出,與眾不同。
用刀背拍鬆
「我哋諗過,坊間中菜館做叉燒,通常開水喉啤水讓肉質變鬆,但咁樣肉味難免變淡,我諗到用刀背拍,好似拍豬扒咁,咁就既可令肉質鬆軟又可保存肉味。」曾超敬說。這刀拍的方法,並非傳統的叉燒做法。翻查叉燒歷史,殷商時代已有記載,是宮廷御膳裏各種燒烤肉類的一種。後來傳至廣東,廚子以叉插着豬肉來燒,故最初稱為「插燒」,後來因「叉」之名,又叫叉燒。由於脢頭肉質較腍,鬆肉的做法,一般啤水已可達到效果。反而豬扒肉質較韌,一定要用刀背拍鬆肌肉纖維,才達至鬆軟口感。
只是,這刀拍的方法,需要的是時間和人手。試想大酒家或中菜廳,一天要做多少斤叉燒,塊塊要用人手以刀背拍鬆,相對廢時失事,絕對不合成本效益。
「我哋勝在店細,每日做二十條左右,咪可以做得精緻啲囉,賣晒就算,寧願限量。」他說。
June 24, 2020 at 05:30AM
https://ift.tt/2Z6N9AR
【叉燒】全城最好刀拍叉燒!每日限量二十條 - 雅虎香港新聞
https://ift.tt/2YIoFgX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【叉燒】全城最好刀拍叉燒!每日限量二十條 - 雅虎香港新聞"
Post a Comment